三月的臺北,春和景明,暖風拂面。23日,兩案高校文創設計精英相會在古色古香的臺北圓山大飯店,共赴一場春天的約會。以思木·創生為主題的“非遺傳承·文創共融”兩岸高校文創論壇順利舉行。

本次論壇由常熟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,江蘇省工業設計學會、臺灣三義木雕協會、東南大學藝術學院、常熟市黃公望文化研究會、常熟市東方紅木家俱藝術館、黃公望東方紅木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主辦,頑石文創開發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承辦,是“解構榫卯·寫意東方”第三屆黃公望主題兩岸文創設計大賽系列活動之一。常熟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長孫健和常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陶理,以及常熟市臺辦、教育局、文體廣電和旅游局、文聯、廣電總臺等部門參加活動。

非遺是文化傳承之脈、文藝創作之源、文創設計之魂。兩岸共論非遺源自“黃公望”這位元代大畫家的推動。

主辦方表示,為彰顯黃公望東方生活美學理念,三年來先后舉辦了“奇山妙水·競藝東方”首屆黃公望兩岸文創設計大賽、“天工妙藝·展藝東方”第二屆黃公望兩岸文創設計大賽、“解構榫卯·寫意東方”第三屆黃公望兩岸文創設計大賽,每年賽事皆舉辦獲獎作品成果巡回展、兩岸論壇及黃公望主題博覽會等系列活動;旨在打造集產品研發、展示、銷售一體化的兩岸合作創新平臺,尤其著重培養年輕一代如何學以致用,展開畢業即就業的設計競爭力。
此次論壇邀請貴賓皆為兩岸木藝重量級教育家,中國臺灣講者有大同大學吳志富副校長、嶺東大學設計學院王兆華院長、南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盧俊宏院長、清華大學藝術學院蕭銘芚副院長。

大陸講者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前系主任劉道廣教授、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前系主任劉觀慶教授等六位。
講題分別為人與家具的基因演變、林下經濟的東方物象、生活木器中的東西方思路、當透明遇見木紋、家具設計是生活品質的優化設計、重構榫卯·傳承創新等六大主軸,以木藝為圓心,衍生具有中華文化基因的創新工藝概念,作為提供未來東方生活美學的新生命力,并為木藝產業文創化奠基,本次論壇內容皆為寶貴智庫的耀古礫金智慧分享,具有深度的學以致用傳承使命。

東方紅木家俱藝術館姚向東館長接受采訪
東方紅木家俱藝術館姚向東館長表示,作為蘇作技藝傳承保護基地,致力于對傳統家具文化的不斷傳承和發展,通過三屆活動搭起了兩岸文創交流平臺,成功建立了“一企多校”模式。此次兩岸高校文創論壇活動,持續創造了更緊密的交流。希望兩岸高校青年藝術創作者,依循黃公望的藝作精神,不忘初心,精益求精,共同守護優秀的中華文化,將東方生活美學推廣到全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