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是顛覆的一年。這一年,大到宏觀經濟、國際形勢,小到細分行業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。整體經濟下行,中美貿易戰;金融行業去杠桿導致企業債務暴雷,資本洗劫各行各業后,留下滔天洪水離場,房地產調控、消費觀念轉變,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,莫衷一是。
傳統企業家們時常感到迷茫:為什么自己的企業沒辦法在這種環境中游刃有余?經歷過艱難的創業初期,卻發現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。這個時代不需要時代造就了網紅企業,著意把自己打造成KOL的CEO們一舉一動都在搶占熱搜、風光無限,中小企業老板的痛苦卻無人知曉。
跨年之際,許多企業卻痛苦難捱。我們無法揣測企業家們正在經歷的折磨與煎熬、也不去附和你們的怨憤,只能用企業家曹德旺的話來給你一點激勵:企業家要學會自己救自己。
錘子欠錢,羅永浩啞火。
12月11日,錘子科技子公司北京錘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發生重大人事變更,羅永浩卸任公司法定代表人。
同日,一份錘子科技內部郵件截圖流出,截圖顯示,“由于未能及時收回應收款項,員工在11月份的工資將無法如期發放。”
12月27日,羅永浩再卸任錘子子公司野望數碼法定代表人。
此前,錘子科技的問題已經露端倪。
10日,錘子科技官網所有在售商品均顯示“到貨通知”,缺貨產品包括錘子手機、配件、自行研發的硬件設備及各種周邊產品。
11月20日,酷派旗下子公司,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向深圳法院提起訴訟,狀告北京錘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“欠錢不還”,后者未結貨款金額達四五百萬元。
11月中旬,錘子科技被曝陷入資金荒,資金鏈極度緊張以至于不夠支付員工工資,并稱錘子科技實際已開啟全公司裁員計劃,最終只留下40%的人員。
有相關媒體報道,錘子科技正在尋求被“接盤”,目前已先后接觸過百度、華為、阿里等方面,但與前兩者均未談妥,與阿里也就價格方面陷入僵局,相關三方都沒有給出明確答復。
錘子如何拯救自己于危難之中?這家賣情懷的新派公司命運將如何?從羅永浩此前的言論中似乎可以窺知一二,但在目前這種惡劣的環境下,有誰能有信心接盤呢?
金立負債百億,停工裁員
如果說新派企業死于年輕,那么老企業看起來似乎更有底氣,事實上,老牌的企業也遭遇了很多難題。拿同樣是做手機的金立來說,年歲長、資格老不意味著活得更好、更長。
金立曾是亞洲最大單體智能終端制造中心,從2017年年底坊間傳出“劉立榮在澳門賭博一夜輸掉幾個億”開始,金立就再也沒有消停過,拖欠貸款、資產凍結負面消息一件接著一件。
2018年初董事長劉立榮所持金立通訊全部41.1%股權被法院凍結,4月官方宣布金立裁員50%,6月印度媒體曝出金立拋出金立印度公司74%的股份,10月副總裁俞雷離職,具傳金立已背負上百億債務,停工裁員、代工還債。
金立的問題在于,產品已經完全與市場脫鉤,手機市場的主流用戶在逐漸拋棄金立,它的衰落是必然的。三年前,金立董事長的豪言壯語——在三年之內做到行業前三——淪為一紙空言。
共享泡沫造就的鬧劇,押金風波
ofo小黃車陷入“退押金”風波之時,共享汽車行業也開始四面楚歌。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曾砸重金上架Smart、Mini Cooper、寶馬、奧迪作為共享汽車產品。
8月底,途歌的用戶突然發現,南京的車一夜之間消失了。此后,北京、廣州、深圳等城市也出現車輛撤離、運營停滯等情況,途歌1500押金退還的拉鋸戰正式拉開帷幕。
北京東四環的總部被不少用戶圍堵,砸花壇、搬電腦、喇叭喊話、警察維持秩序……場面十分難看。途歌用戶表示,1500的押金,最長要等半年的時間。
不只是用戶,眾多途歌地勤員工和供應商也被欠款,少則上萬,多則數十萬甚至上百萬。
近兩年來,已經有友友用車、EZZY、麻瓜出行、巴歌出行等共享汽車創業企業停運、倒閉。
共享行業的未來難以預期,這種商業模式的問題到底在哪里、贏利點在哪里,用戶的押金是到底應該怎么存管,共享行業是泡沫嗎,為什么大家都在打用戶押金的主意……這些問題成為局內人思考的難題。
資金池
從這幾個案例可以看得出來,不管是新企業還是老企業,不管是新行業還是傳統行業都缺錢,資金鏈出現問題,再巨大的企業也會被擊潰,民營企業沒有大而不倒。
宏觀環境并不是導致中小企業面臨困境的主要原因,更多的問題出在自己身上,資金池儲備不足,流動性差,自身造血能力有限,不能自己養活自己,依賴資本哺喂,這種企業一旦斷奶,就面臨死亡。
每個企業希望有一個充足的資金池維持自身運營,但靠砸錢、拉投資輸血的辦法并不能形成正向的循環,只有自身具備造血能力的企業才能夠維持資金不斷流,并自發形成增長。
人才池
12月22日,金山軟件創立30周年大會上,小米CEO雷軍以一個前員工的身份發表了演講。雷軍認為,金山之所以能走過三十年,很大的原因是人才濟濟。
金山堅持“管自己以身作則,管團隊將心比心,管業務身先士卒”,有濃郁程序員文化,始終把技術放在第一位,培育出眾多實干人才。這些有能力的人才能夠支撐金山撐過經濟周期的過山車。
金山的管理理念、人才理念培養出了自己的人才池。缺乏優秀人才是中小企業的一大短板,事實上優秀人才一點都不缺,問題是優秀人才就是不在你這里。中小企業在技術積累還是人才培養上,都與巨頭企業相比有很大差距,這直接影響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。